基督教服務: 關懷貧窮 坐言起行

2018年11月
◇梁家如

香港面對日益惡化的失業情況,自殺與家庭暴力增多,社會悲觀情緒蔓延,因此李炳光牧師及蔡元雲醫生召集信徒領袖商討解決辦法,並於2002年4月創立「教會關注失業行動」向教會及社會人士籌募經費,創造逾1,000個創業和就業職位,並成立教會關注失業行動支援熱線,為失業人士提供情緒支援及擇業輔導。上述的成功令信徒肯定合一服侍的能力,願意更進一步合作,服侍有需要的人。

教關成立過程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總幹事馬秀娟女士說:「除了上述的服務外,教關同時亦推動多間基督教機構,包括工業福音團契、基督教勵行會、新福事工協會等,開展不同形式之失業支援計劃,以幫助各區低下階層之失業人士就業。期間於東九龍區、深水埗區、東涌區和港島中西區,成立失業支援關懷網絡。後來本港失業率有所改善,但貧富懸殊差距卻愈形嚴峻,為推動教會關注貧窮問題,2005年1月舉行一個名為「教會關懷香港──貧富懸殊下的香港社會關懷貧窮家庭,官商民有責」的教牧同工研討會及記者招待會,呼籲教會作出「跨代脫貧」關懷行動,開放教會場地給予貧窮兒童,為他們提供免費功課輔導、免費社交活動、夥伴同行計劃等,得到各界大力支持響應。」
她續指蔡元雲醫生及學者陳清海博士於2007年研發「成長嚮導計劃」,經由機構營辦,鼓勵教會成為基層兒童的友師,陪伴他們成長,藉此建立兒童的社會資本,將來有能力向上流動。2008年此計劃被政府吸納成為政策,定名為「兒童發展基金」,隨後政府大力推行計劃,至今撥款超過9億元。與此同時,因應計劃的協調需要,以及發展更多扶貧策略,「教會關注失業行動」正式定名為「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下稱教關)。教關亦從「兒童發展基金」的先導者,轉型成為支援及倡導角色,推動更多群體參加,祝福基層兒童。

致力改善貧窮
馬女士稱現時貧富懸殊問題從未有真正改善,香港的堅尼系數冠絕全球,而且逐年上升。堅尼系數介乎0至1,數值愈大代表社會貧富差距愈大。2016年堅尼系數為0.539,即使計算政府的福利政策後,堅尼數字仍為0.473。0.4為堅尼系數的警戒線,超過此界線的社會將會充滿不安及動亂,這正反映了現時香港民不聊生的境況—貧窮人士遍佈十八區,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下,仍有無數窮人難以維持合理的生活水平。
她續說:「政府固然是扶貧的最大推動者,但教關深信民間的力量,有助增強扶貧運動,改變社會的風氣。因民間組織和企業擁有龐大的資源—金錢、物資、服務及人力,這些都可以幫助基層人士充權,改善生活,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社會中有不少有心人士,手中有資源也願意捐出幫助貧窮人,教關「愛心行動」致力成為中間的橋樑,統籌資源的傳遞,藉此滿足貧窮人士的基本生活需要,並支持前線服侍教構進行長遠的事工,幫助基層人士轉化生命。同時,教關透過伙伴間的合作,增強現有的服侍事工的成效,並推動信徒在各界領導扶貧工作。」

推動更多事工
馬女士稱扶貧委員會的報告指出,香港現時有17萬生於貧窮家庭的兒童。在教關認識的故事中,這些兒童住在環境差劣、陰暗雜亂的板間房或鐵皮屋裏,難以提精神追逐夢想。他們也未曾踏足過居住的社區,和學校以外的世界,連自己可以嚮往甚麼都不知道。父母在社會及經濟地位都不高,工作時間又長,與子女聚少離多,兒童缺乏年長者的教育和關顧。現今一切以學業至上的社會風氣中,富有子弟在考試中失敗,仍有大量人脈和途經繼續發展前途,貧窮兒童則難有出路。結果貧窮家庭所生的兒童,再一次落入貧窮之中,這種結構性的跨代貧窮問題,難以透過個人努力擺脫。
她表示教關致力推動及宣傳「兒童發展基金」,鼓勵及裝備機構及學校向政府申請營辦計劃,並在香港教會中廣泛招募成熟信徒,成為基層兒童的友師,陪伴他們3年甚至更長時間,讓兒童能夠在光明與希望中成長,建立正確價值觀。計劃至今已幫助了14,000名兒童,展望將來有更多兒童受惠。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藉工作向上流動能力,教關自2015年推行「青年向上流動嚮導計劃」,為18-25歲成績未如理想;或在「炒散」等工作模式中浮沉的青年人,有穩定工作、資助進修及師友同行三方面幫助,推動青少年發展事業,向上流動。此計劃已有3屆經驗,幫助超過70名青少年建立自信,有穩定的事業。

有賴您們支持
從成立至今,馬女士憶述說:「教關作為一個網絡平台,最主要的工作是聯絡各人,結合彼此的服侍目標,推動有效的聯合事工。我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服侍對象、事工規模、長遠計劃等,這是非常合理和正常的;但這種分歧會令合作變得困難。在積極尋找能夠合作的共通點的同時,教關深信並有實據證明,只要找到合作的方式、服侍的能力,效果便可倍增,援助基層人士經濟、關係、靈性及動力等各方面的貧窮問題。」
至於最難忘的事情,她分享道:「作為一個網絡平台和扶貧組織,最高興必然是每年看見伙伴彼此聯合舉行事工,並且令各區的基層人士得到長遠的幫助;其中由於服侍基層青年的計劃為期最少兩年,看見青少年在友師的幫助下脫胎換骨是非常難忘的。今年我們認識一位青少年,公開試成績欠佳,在重考的期間更成為隱閉青年,但他早前參加了「兒童發展基金」,在友師、友師教會及營運機構的共同努力下,這位青少年勇敢地來到教關的「青年向上流動嚮導計劃」招募中心,經過面試成為一名見習廚師,在他灰暗的世界裡開了一道出路。我們盼望他能夠在友師的同行下,努力抓著這個希望,改變自己的一生。」
對於未來方面,馬女士表示短期內我們會繼續深化堂會、機構、學校和企業間的關係,彼此合作加強服侍質素。長遠來說,除了可降低貧窮人口之外,我們亦希望推動社區關愛文化,將神的愛心及憐憫,藉信徒關愛的行動帶給鄰舍,實踐主所吩咐的使命,將福音廣傳。

教關將於11月22日(四)舉辦「扶貧研討會」,彼此交流經驗、集結各界力量幫助基層兒童,詳情及報名:https://goo.gl/EUa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