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師生壓力不斷•大眾不容忽視

2018年11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張美儀、黃熾明、楊佩珊、胡明慧、唐泳欣、黃玲玲、吳洛曦、伍志婷、梁家如、周簡豔珍

學生的精神壓力狀況
每年9月開學後,我們從媒體中得知不少學生自殺的報導。全日制學生面對種種的壓力,自殺個案也因此飆升。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在9月初公佈,2012至2016年的港人自殺數據,發現15至24歲全日制學生中,每10萬人就有8.1名學生自殺,較四年前僅4.6人,增加七成六。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稱,青少年自殺原因多數與家庭、感情、學業及財政有關,所以呼籲家長多留意和關心青少年,了解他們的煩惱。

老師的精神壓力狀況
有教育團體於今年9月初進行「2018香港教師工作壓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教師面對的工作壓力程度,達至頗大或極大級別;其中近三成受訪者,更出現中度或以上的抑鬱症徵狀。此外,超過一半以上教師認為工作壓力的源頭,主要來自教學工作、學校監察及跟進教師工作表現的手法、學校的行政工作(如監督工程項目、跟進學生的資助申請)。報告中亦指出,教師每週工時越長,所感受到的工作壓力便會越大。當中超過五成教師每週工時為56小時或以上,近三成受訪者則60小時或以上,甚至超過一成更達到70小時或以上。

教育局有關支援措施
學生:教育局對學生的精神壓力問題日見關注,當局在2017/18學年起,將精神病患學生如抑鬱症等,納入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類別,全港公營及直資中小學可申請「學習支援津貼」。另於上學年,教育局合共收到480宗有關申請,僅佔全港約兩成個案,縱然只是冰山一角的情況,但仍需要我們密切地關注。
不但如此,當局聯同衞生署於2016/17學年舉辦「好心情@學校」計劃,並將計劃中的三個主要元素:「與人分享」、「正面思維」及「享受生活」,透過學校進行一系列的活動,提升學生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和認識,以及適應環境轉變的能力。過去兩年,優質教育基金批出超過460份與此計劃有關的申請,總資助款逾9,000萬元。自2018年起,除了原有16萬以下的計劃申請外,更增設60萬以上的計劃申請,希望讓學生有更深層次的支援及輔導。
學校:另外,教育局與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分別設立教師陽光專線及教師減壓熱線,為校長和教師提供工作壓力的情緒支援,校園危機處理諮詢,社會資源資料。同時,當局及香港教師中心開辦壓力管理,和各類促進身心健康的課程,讓教育界人士報讀。

編者讀後感想與心聲
總括而言,近年教育局確實為學界投放了不少資源,可是問題仍然存在。盼望政府能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之餘;學校與家長應作出相對的調節,共同創造健康的學習環境,讓校方可持續提供優質教育,使學生成為最終的受益者,得以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