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土地選項睇真D

2018年7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鄭民豐、譚皓晶、劉以樂、芊雅、青臣、梁家如、周簡艷珍

多年來,香港對於土地需求的情況有增無減。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成立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推出18個有潛力的土地選項,以解決土地不足問題。土地專組展開五個月的公眾諮詢及舉辦巡迴展覽,到底甚麼是土地選項?以下簡介,以便參考:

短中期選項
一.棕地發展
本港棕地泛指一些改作其他用途的前農地,常見用途包括露天貯物、港口後勤用途、物流運作、停車場、車輛維修場等。香港的棕地分布零散,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亦缺乏支援高密度發展的基建配套如交通、排污等。根據初步估計,新界約有1,300公頃的土地,可視為棕地,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1%。
二.利用私人的新界農地儲備
估計大型發展商,合共擁有不少於1,000公頃新界農地,相等於現有全港公私營房屋總土地面積約四分之一。釋放上述農地發展潛力方法有二:一是由政府收回;二是由發展商就上述農地,自行向城規會和政府,分別提出規劃申請和契約修訂或換地申請。
三.利用私人遊樂場
本港共有66幅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下簡稱契約用地),佔地共約408公頃,當中39幅(約67公頃)已批予社會福利機構、制服團體、體育總會、地區體育會等社區組織和公務員團體,其餘27幅契約用地由私人體育會持有,共佔地約341公頃,佔地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為其中之一。
四.重置或整合佔地廣的康樂設施
佔地廣的體育及康樂場地,一般指每幅佔地3公頃或以上,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場地。這類佔地廣闊的體育及康樂場地共有95個,大致可分為四類:(a)運動場和體育館;(b)公園;(c)度假營、郊遊區和水上活動中心;(d)戶外游泳池和康樂體育中心。

中長期選項
(即有潛力於未來大約10至30年內提供額外土地)
五.維港以外近岸填海
1.位於屯門最西面的龍鼓灘(圖一①),預計填海可發展土地約220公頃至250公頃。
2.位於北大嶼山的小蠔灣(圖一②),預計填海可發展土地約60公頃至80公頃。
3.位處北大嶼山的欣澳(圖一③),預計填海可發展土地約60公頃至100公頃。
4.青衣西南(圖一④)鄰近有不少工業設施及油庫等潛在危險裝置,故填海面積及土地用途有待研究。
5.沙田馬料水(圖一⑤),預計填海可發展土地約60公頃。
六.發展東大嶼都會
建議發展的東大嶼都會,即是在大嶼山和香港島之間,以填海方式造成一大片平坦土地,發展新市鎮及商業區。預計可發展土地面積逾1,000公頃,估計可容納40萬至70萬人口居住,並提供約20萬個就業機會。
七.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間
香港山多而陡,岩石堅固,沿市區邊緣的山地特別適合發展岩洞。如把合適的現有政府設施搬遷入岩洞,騰出地面土地作房屋或其他有效益的用途。正研究遷入岩洞的政府設施:
1.沙田污水處理廠:可騰出28公頃土地
2.西貢污水處理廠:可騰出2.2公頃土地
3.深井污水處理廠:可騰出1公頃土地
4.荃灣二號食水配水庫:可騰出4公頃土地
5.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可騰出4公頃土地
6.油塘食水及海水配水庫:可騰出6公頃土地
八.在新界發展更多新發展區
政府推展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展項目,這些項目全部位於新界,包括東涌新市鎮擴展、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元朗南發展及仍須進一步研究的新界北,總面積約有2,521公頃(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2.3%)。
九.發展香港內河碼頭用地
位於屯門西的香港內河碼頭佔地65公頃,屬私營碼頭,一共提供49個總長度達3,000米的泊位。近年內河碼頭的貨物處理量逐漸減少,可考慮由其他碼頭或裝卸區取代。
十.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兩個試點
上屆政府邀請房協,進行有關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土地的生態及技術硏究,研究範圍包括大欖及水泉澳兩個試點,分別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及馬鞍山郊野公園的邊陲範圍(兩個試點的面積均約為20公頃)。

概念性選項
(即暫時未能確定其可提供額外土地的時間和數量)
十一.長遠發展香港內河碼頭用地及鄰近用地
將內河碼頭用地,加上龍鼓灘填海項目作整全規劃的方案。
十二.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其他地點
除上述的大欖及水泉澳兩個試點外,發展其餘在本港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
十三.增加「鄉村式發展」地帶的發展密度
「鄉村式發展」地帶總面積約3,380公頃,主要供原居村民興建小型屋宇之用。若容許小型屋宇,適量提高發展密度,向高層發展,同等數量的土地,便可作更大的用途;同時,達到顧及原居村民需要的政策目標。
十四.於現有運輸基建設施上作上蓋發展
更充分地運用運輸基建設施(例如公路、鐵路及鐵路維修車廠)用地的空間及發展潛力,以增加土地供應,例如於這些運輸基建設施上作上蓋發展,以興建房屋。
十五.利用公用事業設施用地的發展潛力
一般政府會在這些用地的地契期滿前,按現時機制檢視是否有需要保留用地作原有用途,亦會因應情況,根據個別地區的規劃研究,檢視個別用地(特別是面積較大、位置較佳的用地)是否有發展潛力,包括是否有潛力作上蓋發展。
十六.重置葵青貨櫃碼頭
葵青貨櫃碼頭位處葵涌、青衣和昂船洲的海旁地帶,佔地合共279公頃外,圍繞碼頭範圍約有100公頃土地,主要用作港口後勤用途。
十七.葵青貨櫃碼頭上蓋發展
如不重置葵青貨櫃碼頭,可在碼頭上蓋加建平台以興建房屋,使現有港口得以繼續運作,同時更有效善用碼頭現有用地。
十八.填平部分船灣淡水湖作新市鎮發展
船灣淡水湖湖面面積約1,200公頃,如填平一半面積即600公頃,可興建30萬個單位供80萬至120萬人居住。

大家可前往https://landforhongkong.hk,以獲取更多有關上述十八個方案的資訊,及在「你的意見」分頁表達支持哪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