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五四風雲白話文

2018年6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鄧玉蘭、賴子通、賴秋玲、趙秀華、伍志婷、周簡艷珍

白話文,指的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白話文在古代已有一段漫長的歷史,不過為「古白話」。唐代變文、宋元話本、金元戲曲及明清章回小說,皆為經典的古白話創作。傳統文學到了清末,不論詩詞散文、小說戲劇,似乎已發展到途窮求變的階段,藉著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契機,白話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為寫作的主流。這也佐證了語文是活的有機體,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和語文特色。

民族自覺發奮圖強
1840年鴉片戰爭後,閉關的清帝國大門被打開。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但是後來的袁世凱及張勛復辟帝制、軍閥割據,全國四分五裂,促使知識份子號召民族自覺和發奮圖強,並大量吸收西方現代思潮如科學、政治學、哲學等,以供社會和政治改革的借鏡。

思想與文學革命交織
巴黎和會失敗的國恥、愛國運動和反傳統運動興起、北大的學術自由空氣、1917年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等諸多因素,終於1919年5月4日爆發「五四運動」,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以「啟蒙」來達到「救亡」的目的。新文化運動是沿著兩條戰線展開,一條是思想戰線,一條是文學戰線,兩條戰線交織進行。作為思想革命的,它宣揚民主、科學、人權,反對封建迷信,提倡新道德;作為文學革命的,它宣揚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以白代文解放舊思維
新文學運動來自「言文一體」的要求。「語言」跟「思維」是聯繫在一起的,用文言文寫作,就脫離不了用舊思維模式來思考,因此有識之士提倡白話文,代替舊文學及文言文,以解放舊思想。胡適和陳獨秀二人,是首先提出文學革命主張的大旗手。

胡陳的文學革命主張
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雜誌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以白話文取替文言文」和「以白話文學為文學正宗」兩個要點,提出改良方法的「八不主義」:「須言之有物、不摹倣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陳獨秀亦在他的《文學革命論》提出三大主義:「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1920年北洋政府頒佈小學低年級,開始改用白話文語文課本。

白話文文學家湧現
自五四以後,日常的應用文,各種體裁的文學創作中,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許多主要的刊物、雜誌登載白話文寫成的文學作品。此後一批批白話文文學家湧現,從事新詩、小說、散文、戲劇的創作,果實豐碩。創作小說著名的有老舍、巴金、茅盾、沈從文等,其中較大影響力的是魯迅,他的諷刺時弊作品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和《孔乙己》等,膾炙人口。散文方面,著名的有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郁達夫、徐志摩等。

白話文影響深遠
白話文學的發達,有助推進普及教育,加速知識傳播,改進民智,促成婦女解放運動。也動搖了儒家思想和傳統倫理的權威地位。加速了中國此後學術與文化方面西化的趨勢。

文白同鑄新風貌
雖然白話文是現代漢語的主流,但我們不要忽略文言文之優美。古文用字少而情感跌宕,文采風流,其博約雅正是白話文不可企及的。我們永遠不能拒絕文言文的營養,而是將它的精髓和優美,融入白話文繼續存在,讓文與白一起鎔鑄中文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