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含英咀華中文樂

2018年6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鄧玉蘭、賴子通、賴秋玲、趙秀華、伍志婷、周簡艷珍

在英文中學讀書時,對中文老師特別尊敬欣賞。他們兼教中國文化及歷史,黑板字很漂亮,有文雅的氣質、淵博的學問和人生的睿智。每次作文我都很用心,也珍惜他們的評語。可惜選了理科,沒有機會讀中國文學。畢業後負笈海外升學,之後在職場上主要寫英文,於是中文便愈見退步。

克服困難投入寫作
幾年前,為了照顧患病的父母,我需要更多時間留在家中,於是重新思考適合自己的事奉。偶然在《號角月報》看到有「筆樂營」,參加後重燃中文寫作的興趣,但又擔心自己的水平太低。主編周太多番鼓勵我們「只要有心就行」,於是鼓足勇氣參加了文字工作。
最初寫作時困難重重,執筆忘字,辭不達意,用了很多英文語法。辛苦磨了多個星期才有初稿,但再看又覺得自己語無倫次,改了又改,很是氣餒。幸好有電腦幫忙,我常輸入英文來找中文字詞,但又不能盡信電腦翻譯,於是再用字典查看詳細解釋及用法。當有懷疑,便把詞語或短句放上網,就可以發現錯別字及正確用法。又用詞庫搜尋同義、近義和相反詞,間中還找來幾句詩詞放進文章內,令表達方式有些變化。這樣拼拼湊湊,竟然寫了幾十篇短文,當然最終有賴編輯把文句修改通順。

事奉提昇中文水平
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刊登出來,都會感到興奮滿足。以我的水準,若投稿去其他報刊,相信文章會「不見天日」,但《號角月報》提供機會,對我是莫大的鼓勵。更難得的是認識了《號角》其他專題記者,彼此支持,交流經驗。他們有文學修養、見識廣博、熱愛香港,是我在職場上很少遇見的朋友。
為了豐富寫作的內容,我看書多了,並習慣把好的詞句抄錄下來。同時多觀察周遭的人事物,也有機會做訪問。儘管在家的時間很多,視野反而擴闊了。日子有功,幾年來我的中文慢慢進步,信心增加,寫作速度也快了。我深刻感受到中文是充滿藝術味的語文,文字的設計極具美感,語言又有音樂感。表達的情感豐富細膩,可以直抒胸懷,或者含蓄深奧、意韵無窮。

合力保存文化特色
香港近來有人大力推崇普通話及簡體字,令我擔心粵語及繁體字會否最終被取代。若是如此,這將會是中國文化重大的損失。粵語跟中古漢語的語音接近,保存了入聲,有九個聲調,對押韻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吟誦唐宋詩詞的時候,粵語勝於普通話。有很多學者指出,簡體字破壞了漢字的字形結構,而且容易引發歧義,因為它會把很多意思相差甚遠的字,合併為一個字。
我盼望香港人珍惜自己獨特的文化,也享受閱讀和寫作的樂趣。在擠逼的環境中生活,更需要拓展心靈空間,讓思想翱翔。如果您有興趣嘗試寫作,也歡迎您加入《號角》筆兵,和我們並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