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衣食無憂難滿足

2018年5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鄧玉蘭、鄭民豐、梁家如、周簡艷珍

在我約3歲的時候,雙親離異,之後我們兄妹倆,一直跟著祖父和姑姐生活。母親自此沒有盡照顧我們的責任,而父親則外出工作,把賺取的部分薪金,作我們的生活費。

那時候,祖父年紀已大,姑姐上班的時間長,他們不會像現在的家長,對我們的學習成績有嚴格要求。故此,我和哥哥常常與左鄰右舍的孩子,到處遊玩及「探險」,不亦樂乎!所以,我擁有一個頗無憂無慮,且愉快的童年。

的確,不用擔心吃不飽,亦不用掛慮穿不暖,完全滿足了生活層面的要求。但我終究是一個人,一個需要父母疼愛的孩子,沒有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沒有父親在我需要時給予堅壯的膀臂。從小到大,我的眼睛總是充滿別的孩子,被他們父母寵愛的畫面,這種理所當然又自然的愛,對我來說是那麼奢侈!

這樣的成長背景,形成我自卑又敏感的性格,容易因別人的一句說話或反應受傷。年歲漸增,更清楚自己的「與別不同」,那種被遺棄的感覺,一直盤踞於我的內心。尤其在生病時,這種感覺更明顯。記得有一次我發熱,沒有人在旁照料,突然感到很委屈,眼淚一直流下來。那時還未信主,朦朧間彷彿在向神訴苦。奇妙的是,哭訴後,熱好像退了,心也舒暢了不少。

現在我是一名基督徒,清楚知道自己跟其他弟兄姊妹一樣,有天父的看顧、有主耶穌的疼愛、有弟兄姊妹的關心愛護。以前我很驚訝表姐,不介意別人知道她的不足,我想一定是因為她的父母很疼愛和支持她,能使她有這份自信。而現在我也有一位天父愛我,衪永遠不會離棄我、永遠不缺席。衪讓我也擁有這份自信,不再介意別人的眼光。(譚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