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低端仁義說孝慈

2018年3月
◇姚錦燊

老子《道德經》18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白話重讀:「大道被人背棄後,才有所謂的仁義。智巧聰明出現後,才有嚴重的虛偽。家庭失和,才知道慈孝是什麼東西。國家昏亂,才知道忠臣是什麼人物。」
本章和下一章的內容很特別,應該相連去看,這兩章講述兩種不同層次的「價值」:一為至高無上之大道,另一則為人間常見之德行,如仁、義、慧、智、孝、慈、忠,簡稱仁義禮教。這裡先看前一章。

仁義的由來真的是這樣

「大道廢,有仁義」,是說大道被人背棄了,今日所見之仁義並非大道,只是人在「失道」後自己建立的一套、一套價值系統,冠以仁義之名!
老子並沒有說仁義不好,只是指出人已背棄大道的事實,今日種種仁義,只是人想出來的「低端」補救方法,試去挽回頽敗。
但是人力不能持久,這些方法並非什麼大仁大義,卻可用來互相期許,終必變成假仁假義,下句說:「慧智出,有大偽!」
相對於小仁小義,至高大道又如何?
道才是老子的中心思想,第1章稱為「常道」,其本質永遠不變;本章稱為「大道」,其有無所不包之宏量。《禮記·禮運》寫出古人對大道之期待:「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不必藏於己……力……不必為己。」
這是一個理想社會,人人不單愛護親屬,也愛䕶别人的親屬,而且不會去掠奪資源。這樣的理想社會並沒有出現過,反之《禮記》同篇形容:「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意即,當今大道隱沒了,天下成了君王自己一家人的產業,於是世人只去愛䕶自己的雙親和子女,努力把資源據為己有。
老子下文雖提及「孝慈」和「忠臣」但不是社會常態,常態卻是:「六親(父、子、兄、弟、夫、妻)不和」、「國家昏亂」。
怎會這樣呢?是因為「大道廢」了。可是人人卻不知道大道廢了,還去多多宣講仁義禮教!
老子只是陳述一個「無可奈何」的客觀事實,本章並沒有提出解決方法。但王弼卻引用《莊子·大宗師》去映照老子的無奈:「泉涸,魚相處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即,泉水乾了,幾條魚困在陸上,要互相吹氣和吐沫來濕潤對方,苦況當然比不上魚在江湖悠遊,互相忘記了對方。大道就是生活在江湖中,仁義禮教就是困抑在苦楚中,勉為其難去互相滋潤!

主耶穌對於仁義的解讀

老子揭示仁義禮教對挽救社會無效,但聖主耶穌卻針對人性本質,指出善行薄弱乃因「罪性」!
耶穌曾問門徒:「你們中間作父親的,有誰會在兒子要魚的時候,反而拿蛇當作魚給他呢?……所以,你們即使『邪惡』,也懂得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呢?」
此中用了一個「父慈子孝」的溫馨家庭場景,去說明人善性之不足。《孟子·滕文公上》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五倫,即五種最重要的人際關係。「父子有親」居首,是所有德行之基礎。但耶穌一語道破,人心孝慈卻帶着罪性:「你們即使『邪惡』,也懂得拿『好東西』給兒女!」
虎毒不吃子,孝慈也是出於自利心,「各親其親,各子其子。」惡人也懂得愛䕶親屬。但是如果有人一面行「邪惡」,一面表「孝慈」,這孝慈又有多少價值?五倫之首的孝慈尚且如此薄弱,其他德行又如何?
老子教人,不要將眼光放在低端的仁義禮教,要注目至高大道。聖主耶穌卻指出,人有罪性,不能為善,我們要認識在天之父:「你們即使……何況『天父』呢?」只有天父才是眾善的源頭。

[讀者互動]問題:你同意人性受罪性局限,不能全面發揮良善嗎?請將答案寄回或傳回本報,即贈《耶穌論語》(耶穌談話全記錄)。特此,謝謝讀者陳素青姊妹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