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 (吾家八寶飯) 想進醫學院

2018年3月
文◇李道宏

「恭喜,你的兒子進了大學,還拿到獎學金,你們真會教孩子!」在朋友家晚餐時,有人祝賀一對夫妻。

「你的小女兒更優秀!聽說,她的中學成績每科都拿滿分。她想讀醫,是嗎?我認為她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小兒科醫生。」另一位朋友也稱讚他們。

「我們只是……盡力幫助他們而已。」這對父母向來含蓄,但仍可以看出他們因子女而驕傲的喜悅。

「你曾經是醫生,能給我女兒一點建議嗎?」那位母親轉身問我。

「你們的確是認真的家長,現在就為孩子四、五年後的學業著想。只是你想要我鼓勵,或是阻止她?」我的問題使她一時不知如何回應。

「你也知道許多行業都很具競爭性的,我們的孩子能承擔那種額外壓力嗎?如果想進醫學院,不僅在高中成績要好,進大學後還要與來自各地的高材生一起學習,尤其是某些學科,要拿A 實在不簡單。」我自己讀醫,孩子也讀醫,所以用過來人辛苦的經驗與她分享。

「首先,恕我直問,你認為孩子的個性、資質適合讀這個專業嗎?我的意思不是指功課和成績好,而是孩子能不能承擔壓力?他能否接受進不了醫學院那種被拒絕的失落?三個人申請,只有一個被錄取,許多時候,被拒絕並不是成績不夠好,而是有其他種種原因。」我說。

「還有,孩子能持續努力,不受朋友負面影響?他還要想盡各樣方法幫助教授做研究、參與社團活動等等……」妻子補充一些心得。

在激烈甚至惡性的就學競爭下,進入名校已經讓人身心俱疲,每個孩子(包括家長)都喘不過氣;當然有的孩子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但亦有不少年輕人因達不到家長的期望,覺得辜負了家人,就標籤自己是失敗者。每年大學生為此自殺都只是冰山一角。然而,許多家長卻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也不會有這樣的情緒。

《聖經》說:「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十六9), 這不單是對當事人很好的提醒,同樣的也給我們每位擔心子女教育的家長忠告。

「我聽說你要開始照顧老鼠?」我問另一位朋友的女兒,她也想進醫學院,但是申請被拒,現在進入一個醫學院的實驗室工作。

「哈哈,這些是用來做免疫系統研究的,我僱主的研究可謂相當出名,亦非常尖端!」她微笑地回答。

「所以你有可能拿諾貝爾獎?」我開玩笑說。

「或許這兩年有關基因的工作經驗,能幫助我申請進入醫學院。」她說。顯然無法順利進入醫學院使她感到失望和沮喪。

兒子正與一個年輕人打電動,他們是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以及一直都有做醫生的理想。

「你今年的計劃是什麼?」妻子溫和地問兒子的朋友。

「我想先在醫生辦公室做些記錄,拿取學習經驗,同時也賺點外快。」他很有禮貌地回答。這是他第二次申請醫學院,不過沒有被錄取。

「父母對你的計劃有甚麼看法嗎?」妻子追問,我們很少和他的家人見面。

「只要我喜歡,他們會支持的!但他們也說,申請三次之後,或許應該考慮其他領域了。」他說。

「看看神怎麽帶領,不是嗎?」他向我微笑地加上一句。

我又看見在日光之下,跑得快的未必得獎,勇士未必戰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精明的未必致富,博學的未必得人賞識,因為時機和際遇左右眾人。(傳道書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