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江山如「話」) 虎爸?伯樂!

2017年10月
◇李碧如

印度電影《打死不離三父女》不但好看,而且引發思考。報上兩位專欄作者不約而同說,戲中父親只為滿足自己夢想,沒有問過女兒是否想摔跤,是典型的「父權」表現。

我卻覺得,地獄式訓練女兒成為摔跤手的爸爸並非無情虎爸,反而是發掘她們潛能的伯樂。不錯,開始時兩個女兒是半被迫的,尤其在反抗時遭剪掉頭髮,但轉捩點乃在她們參加朋友婚禮時得到啟發。當兩姊妹向朋友訴苦,批評爸爸不講道理施加訓練,使她們吃盡苦頭;身穿華衣的小新娘卻流著淚說,巴不得跟她們調換身份。只因,她的出嫁根本身不由己。

印度女孩地位低微,是父母眼中的賠本貨,總是一到十四歲就速速嫁掉,減去「負擔」。而這樣的盲婚啞嫁,嫁入夫家,也不過是生仔機器,一生勞碌,都只為家庭,那裡還有什麼個人夢想可言。

一席話驚醒了夢中人,要改變命運,除了運用天賦的摔跤才能,別無選擇。從此,兩姊妹心甘情願依照爸爸方法苦練,至終摔出了一片天空,姐姐成了印度第一位國際賽上奪金的摔跤手。

戲中爸爸在開始時,的確沒有問兩個女兒是否願意摔跤,但他自己是全國摔跤冠軍,他看出了女兒的潛質:就像玉雕專家看到了蘊藏美玉的石頭一樣,必須經過雕琢,才能展露瑩瑩玉質;就像伯樂看到千里馬,也必須配合訓練才能日跑千里,刻苦訓練在所難免,只要那訓練有用而非虐待——成功沒有捷徑,必須付出汗水代價。

電影最後打出字幕:這個父親的決定,不但改寫了兩個女兒的命運,更吸引無數印度女孩投入摔跤運動,正好說明了千千萬萬印度女子得到啟發,知道憑個人努力,有機會擺脫盲婚嫁人生子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