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窗: (科學與信仰) 無中生有

2017年3月
◇黃小石

一切的實存都出自何處?宇宙為什麼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這看來是吃飽飯沒事做的問題,卻是與有沒有上帝大有關係的。尤其是現代的「大爆炸」宇宙起源論問世,主張最先沒有宇宙。大約在138億年以前宇宙產生了。宇宙產生之後如何演變成為今日的光景,按照今日的物理研究,我們已有了相當的認識,但是究竟宇宙怎麼來的?我們仍不知道。基本的問題就是「無中生有」的問題,這在西方科學的觀點裡,被認為是不合理的。物理中有各種的「守恆」定理,都指向「有」的東西(量),雖然可以改變其型態,但是其總量卻 不改變──也就是「守恆」的意思。我們知道物質可以從能量轉換出來:能量可以「變出」物質來,同時也必須產生與這物質剛好抵消的「負物質」來,所以物質的總和還是零;但是能量還是得先在那裡。那些起初能量卻又是怎麼來的呢?

無中生有

道家的看法是「無」:「無,名天地之始」;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是一種獨特(也是高深)的哲學思想;是一種宣稱,但不予以解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真理」的宣告,但是因為這宣告不能以任何可觀測的事實驗證,所以只是一種哲學假設,而不是科學的常規。這種哲學觀點不但不認為「無中生有」是個問題,反而視之為一種「無中生有」的信仰,甚至還發展出一套戰術:兵法「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就是「無中生有」,非常厲害。正因為這「無中生有」的概念,而輕看了因果關係,以致濱於魔術,這對我國科學的發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中國人對自然的看法,是與我們對自然的來源的看法有關。若自然是「自己就是這樣的」,那它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見得要符合任何的規律,就是我們所稱的「自然律」,所以我們不能問為什麼它是這樣。這就是我們的虧損了,我們早已知道許多的現象,但不以為這些不同的現象之間需要有任何的關係,當然就不去研究這「律」是甚麼了。

不但如此,物理學家多相信自然界中只需要一個定理,原則上就可以解釋一切的自然現象。所以自然的規律的奇妙,遠超過人能想像的。那麼這奇妙的自然,到底是那裡來的呢?若以自然是「自己就存在的」,卻與目前被接納的科學不合,因為我們觀測到宇宙有個開始,而且顯然還是一種「無中生有」現象。至於是怎麼開始的,按目前標準大爆炸論,這是個所謂的數學中「奇點」,是不能計算、也是不能知道的。

這當然是目前科學的限制,相信以後會知道得更多。儘管如此,也只不過是重申宇宙是在「規律」的管理之下,我們對此規律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至於宇宙為什麼在這裡這個問題,總還是在科學探討範圍的外面。
如果我們把上帝的作為(神蹟)拉到自然界來,相信所有萬物是這位「全能者」,藉祂無窮的智慧所創造的,這固然可以暫時解決「來源」的問題,卻還是不能解決「過程」的問題:祂怎麼創造的。

宇宙的存在是事實,是一個客觀現象。什麼是這現象的原因呢?我們可以一直推溯到「大爆炸」論,若這是對的理論,我們還是可以追問那個原因是什麼。也許是因為量子論允許「真空浮動」,產生出質量與抵消的負能量,我們可以再問什麼使得量子論成立?如此追問下去,總會碰到「第一因」的問題:什麼是這一切實存的「第一因」?這就不再是科學問題,而成了神學問題了。如果宇宙是永恆的,是全然混沌的,我們不必問這些問題。因為這樣的宇宙中沒有「資訊」,沒有變化,沒有可以問的事,它的存在就是這些現象的原因。宇宙若是永存的,我們就不能問它是那裡來的,因為它一直以來就存在。

我們所處的宇宙,有資訊,會變化,所以不是永恆的,因為我們的宇宙只是一個物質系統,受自然定理的控制。 它可以運用的能量(自由能)隨著時間過去,就愈來愈少,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理(熵增原理),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幾個定理之一。所以宇宙是某一個「因」的結果。

聖經一開始就講道宇宙的起源:「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上帝是個靈,不屬物質。上帝按祂的旨意,用祂的話,創造了萬物。這不是一種我們可以瞭解,可以複製的方法,這是超自然的。 自然界產生的過程若是超自然的,不也是恰當的嗎?因為自然界若還不存在,當然沒有「自然過程」可言了。於是,在虛無中產生了實存。這是聖經的第一個神蹟, 若我們能接受聖經的第一句話「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那麼其餘的話就都是細節了。

從有變無

若是我們不能想像無中生有,我們也同樣不能想像「從有變無」。凡物一旦存在,這存在不能「消失」,只能「變相」。身體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沒有「生命」,這「生命」是不是在人死了就消失呢?若把人比照是一台電腦,電腦有硬體(如同人的身體),還要有軟體(靈魂或精神)才能操作。電腦的硬體若是壞了,不代表其軟體也壞了;軟體總是存在的, 它存在於寫程式的工程師的腦子裡,是不會消失的。正如物理學家兼牧師伯金宏博士( Polkinghorne)所說:神把我們的「軟體」下載入祂的硬體裡,直到祂將這軟體灌入祂所給我們的一個新的硬體來運行。 希伯來書十章5節引用基督的話說:「上帝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

耶穌在「財主與乞丐拉撒路」的比喻中,說到當人死了以後仍然是有意識的。其實人有靈魂的概念是很普遍的。幾乎所有的部落文明都有人死魂不死的信仰,這不是偶然的。科學不能測量靈魂的存在,不能因此就證明靈魂不存在。有關靈魂的事顯然不在科學的領域中,我們沒有理由相信科學的範疇包含萬有,而神學的範疇正是屬靈的事。科學不能研究人死後的精神光景(因為肉體毀壞,沒有與物質界溝通的管道),我們只能考慮創造屬靈實存的上帝的啟示,尤其是墳墓另一邊的光景。

常話說薪盡火傳,生命既已出現,也不當就歸於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