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 生命•起初並不是這樣

2019年12月     

嚴行

影片《Capernaum(迦百農)》(中文名譯為《何以為家》),曾獲2018年夏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還獲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影片以殘酷的現實,讓人直面這個問題:一個孩子被生到世上,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贊恩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電影一開始,是一個看上去七、八歲的男孩孤獨地站在銀幕正中,一副瘦小單薄、營養不良的樣子。醫生拿壓舌板查看了他的口腔後說:「他應該有12歲了。」這是關於這孩子唯一可確知的資訊(此際,我腦海中浮現出美國川普總統12歲的兒子,身高已達一米九,健康陽光。兩個同為12歲的孩子,活在同一年代,卻天壤之別)。
這就是影片的主人公贊恩,因持刀傷人被判了五年刑的少年犯。他要控告父母「為什麼生他?」他們從不對他負責,連他的生日、年齡都不知道。贊恩在法庭上衝著又懷孕的母親喊道:「別再生了!」他自己飽嘗苦難,11歲的妹妹被迫出嫁,懷孕出血而死,他實在不想再有更多的弟妹遭同樣的罪,因為他在自己的家裡,從來沒有感受過尊重、關心、愛與幸福。

生命•起初並不是這樣

贊恩不是唯一的,在黎巴嫩難民區,與贊恩同齡的人都差不多,長大、進監獄,仿佛人生就是如此。人生真的就該這樣嗎?生命,起初並不是這樣。
回溯人的「初始狀態」,看第一個人亞當的被造:上帝以製作精美藝術品的手法,照著自己的形像樣式、用塵土「造」出亞當,再把本屬於上帝自己的氣息吹進去,叫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又加「榮耀尊貴」為他的冠冕,讓他安居高位,授他權柄,替萬物命名;再給他使命,叫他的人生有目的、有意義,派他治理這地,管理一切的活物。何等至尊至榮啊!
《迦百農》所告訴我們的,是被罪污染了的世界的實況。自從人犯罪後,人一切寶貴的屬性就不斷失落,以至隨著罪性的發展,這些屬性轉向反面,成為咒詛。但在小小贊恩身上,我們仍看見那尚未泯滅的人性之光。他有堅強的意志,不肯屈從於愚昧的父母,摯愛的妹妹被嫁掉之後,他毅然離家出走;他有深厚的感情,記住別人給予他的一絲溫情;他能思考,絕不像父母那樣以惡為善,他不接受父親的道理,把11歲的女兒嫁人是為她好;他有責任感,盡力照顧弱小,承擔責任。贊恩深深打動人心,多少次令人泣不成聲……

寒冷影片中的溫暖片段

成年人在這污濁的世界裡浸淫日久,習以為常,心變得更加麻木剛硬,他們不僅活在罪中,也同時參與製造罪惡;並且,他們對惡已經無感覺了。贊恩父母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因為他們生來就是被這樣對待的,在法庭上,贊恩的父親憤怒地說:「沒人把我當人看!」轉過來,他也不把自己的孩子當人看。贊恩卻恨惡這樣的生命,他幼小的心靈有著對美與善的嚮往,他憧憬能有另一種樣式的生活。
贊恩離家出走後,在遊樂場尋找工作機會,偶遇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難民拉希爾,她也沒有居留證,打工時無處安置一歲的兒子尤納斯。贊恩與拉希爾二人萍水相逢,互相幫助,贊恩幫她看護兒子,她給贊恩一個住所。在拉希爾不幸暴露被捕後,瘦小的贊恩像父親一般,擔當起養育保護尤納斯的責任。他想盡辦法帶著尤納斯尋找他母親拉希爾,實在抱不動時,就搶來一塊滑板當小車拖著尤納斯;沒有東西可吃了,就從賣魚的攤上討得一點小魚,烤熟後細心地捏出魚肉,餵給尤納斯。這些令人心碎的情節,構成了寒冷的影片中的溫暖片段;同時,這艱難又無奈的愛意,愈加深化了世界的涼薄。兩個弱小孩童掙扎前行的背影,撼人心魂。

問題背後看見罪的因素

電影一方面讓人看到,即使贊恩離開了冰冷無情的家庭,也逃脫不出更加殘酷的社會,由此向觀眾展現悲慘世界的廣闊維度;另一方面,從贊恩這個孩子的視角進行敘事,免於成人世界的虛偽和固化思維,讓每個觀眾「回到小孩子的樣式」,叫人的良心被眼前這兩個孩子牽動,反思敗壞的世道加給孩子不可承受的苦難。影片在此拷問成人,拷問良心。
影片輻射到諸多社會問題、難民問題、家庭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身份問題、垃圾圍城問題……每一個問題背後都能看見罪的因素。沒有身分,拉希爾不得不編造騙局,警方逮捕她,卻完全不顧她有個一歲的兒子;販假證的商人衝她咆哮:「你兒子沒有證件,他一出生就算是死的,他根本就沒有存在過!」
曾經,贊恩有過一絲希望,一個賣葬禮花圈的小女孩,為他描繪一幅他做夢也想不到的生活,贊恩渴望能乘上那「有彩色燈飾的船」,一起奔向那個叫瑞士的地方。他立刻返家去找證件,才發現他根本沒有任何證件。原來,世界從來沒有承認過他的存在!

耶穌把福音帶來給世界

從亞當到贊恩,生命向深淵墜落,面目全非,那起初的完美創造的形象樣式幾乎難以尋見。影片結束時,為安撫啜泣良久的觀眾,替贊恩安排了一個明亮的結尾:攝影師為他拍護照照片(意味著贊恩終於有了身份,並可能安排第三國接收)。
甚願贊恩可以知道,當初創造亞當的上帝,也是拯救因罪陷於絕境的上帝。耶穌基督為此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也曾來到迦百農,把福音帶給黑暗的世界,把人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