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百家衣 代代福

2017年4月
熊燕

在幾十年前,大部分中國人添置行李要等到過年。新年的時候,父母想盡辦法給孩子們添置一套新衣服,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兆頭,討個吉利,因為在人們的觀念中,舊的東西,代表壞事、過往日子、不順利、貧乏失敗,而穿新衣服,代表新日子、好心情和幸福。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經濟條件改善了,添置新衣不需要等到新年。可是問題是,我們是不是比以前更幸福呢?如果是,那為什麼我們比以前有更多能力買新東西,但我們的心情似乎並沒有過去好?在當今消費快速的社會,舊衣服的命運只是扔掉嗎?

在我的家鄉,一個新誕生的嬰兒,要穿穿「百家衣」,就是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把他們家孩子穿過的衣服,洗乾淨了送過來。寶寶穿百家衣,在那個年代有經濟上的原因――為了節約。給寶寶穿百家衣,也是家長期望寶寶承受百家福,能夠健康成長。第三個原因,是衣服本身――穿過洗乾淨的柔軟舊衣服,對皮膚不會造成過多摩擦,穿在出生不久的寶寶身上,又舒服又可以保護皮膚。

從上面說到的習俗中,我們看到舊衣服不是毫無用處的。舊的衣服,可以紀念過去一段重要的時期。我剛到巴黎時,經歷了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從國內帶的衣服當中,沒有一件大衣。有一天,我們路過香榭里榭大街後面一個小店,丈夫用那個月一半的獎學金,給我買了一件鵝黃色的羊毛大衣。這件大衣,風格簡練,做工細緻,20多年過去,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新款、新潮的大衣,但每次當我穿上這一件,覺得大衣的保暖性能仍然很好,常常得到朋友的誇獎和欣賞。這件舊大衣為我珍藏著一份生活艱困,卻是美好的回憶。

舊衣服可以送人,傳遞人道之愛。不需要、卻還能穿的衣服,可以洗乾淨,整理好,送給慈善組織,讓舊衣服給有需要的人繼續使用,既可避免浪費,也可傳遞人間之愛。

適度的節儉永遠是一份美德。為了避免過度消費,追求簡單的生活,已經悄然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減少買新衣服,不僅在老年人群中,在青年人中也越來越多。很多人買東西,用舊布袋子,穿舊衣服的時間也變長。很多媽媽們也互相贈送、交換自己孩子的舊衣服,也讓自己的寶寶穿別人送來的舊衣服。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空間,節儉的美德,正悄悄地回歸。

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和每一件新衣,是用智慧和努力賺來的,唯有上帝能賜給我們智慧和力量。「恐怕你心裏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你要紀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聖經・申命記》八章17-18節)願我們都珍惜使用我們手中所擁有的東西,也願意與人分享,特別是將舊衣服的用途,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