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
文/黃建輝
1850年澳洲開始了淘金熱,當時正值中國清朝政府政治腐敗,人民生活貧困。華南沿海的農民,透過香港以合約勞工方式(俗稱「賣豬仔」),遠赴澳洲尋金。當時在澳洲曾發生排華慘案,殖民政府對淘金華人的條例也越來越嚴苛;但其中也有尋金者找到基督信仰,不僅改寫了自己人生命運,也促進了當時中國的商業。
第一桶金
馬應彪就是當時典型的成功商人。他於1860年12月21日生於香山縣(即今日中山縣)沙涌鄉,父親務農,家境清貧,讀書無多。父親馬在明早年「賣豬仔」至新金山,當掘金礦工。馬應彪稍長以撿豬糞為生,供養外祖母及母親。之後,馬應彪不時到市場當小販售賣蔬果,漸漸萌生出外闖蕩的想法。
20歲那年,馬應彪與同鄉結伴前往澳洲。最初,他在一個愛爾蘭人開設的菜園打工,工餘便努力學習英語。懂得英語後,他開始替菜園到市場做買賣,從中學習做生意的技巧,並且在商界建立網絡。之後自立門戶,經營自己的菜園,於瑪麗街38號自辦小店、籌建永生果欄;其後聯同香山好友蔡興、馬永燦、郭標開辦永生、永泰、生泰三家連鎖商舖,專售香蕉、花生及國貨土產。
馬應彪賺了第一桶金後,大力擴展零售生意,售賣斐濟水果和國貨土產。從此,馬應彪一帆風順,成為澳洲華人商人典範。當時馬應彪的父親仍在澳洲偏遠地方開礦,從報紙上得悉兒子的成就,於是到悉尼與兒子團聚。
在港設公司
1894年6月,馬應彪與蔡興、馬永燦、郭標、郭泉等人在悉尼華人長老會,由周容威牧師施洗歸主;同年經港回鄉省親,由周牧師介紹,與聖公會聖司提反堂主任霍靜山牧師認識,遂得與霍牧師二女霍慶棠締結良緣。婚後,夫妻恩愛,熱心傳道。馬應彪決志留港經商,暇時攜帶幻燈映畫機及手風琴四處佈道;期間聯絡在港工商界信徒,並建立主內團契。
在此之前,中國並沒有百貨商店;1900年1月8日,馬應彪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72號,開設樓高三層的先施公司(Sincere Company誠摯之意),是業界翹楚。不幸的是,同年8月香港颱風吹塌公司二、三樓,無法經營;後購得上環永安街一座繼續經營,其間股東多次要求清盤結束,但馬應彪力排眾議,以合約精神作為理據,才得以維繫開辦。1903年老舖復修營業,翌年首次派發紅利;至1907年已獲九萬元利潤,為先施公司在港奠定基礎。
馬應彪在港開設的先施公司,是仿效西方的百貨公司經營法,貨品按種類分,如鞋部、罐頭部、首飾部、鐘錶部、傢俬部等。自1907年以後,商務發展已有基礎;1909年在港註冊,資金已達20萬元;1912年,又在廣州開設先施公司,並策劃1914年在上海南京路開設先施公司。馬應彪為擴大香港業務進行集資,在德輔道中購置興建六層的商業大樓,新廈於1913年落成,為當年全港最大的百貨公司;登報招聘三百多名員工,聲勢震撼香港商界。為廣宣傳,公司在大樓的各條躉柱清楚寫上「香港大市場,環球貨品莊」、「始創不二價」、「誠信名遠揚,港滬有分店,此為總商行」等標語。特別是「環球貨品莊」和「始創不二價」,可以說是商店的特色。
有關信仰
馬先生的營商宗旨,相信與他的信仰不無關係。馬先生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創會的會員,1911年曾任青年會會長;他也將青年會的德育部、智育部和惠愛會引進先施公司。
如德育部設有傳道部,例定每主日上午七時在公司頂樓的「樂園」舉行主日崇拜,鼓勵全體員工依時出席;許多員工因為聽道原故,其後歸信耶穌。智育部相等教育部,每週日晚上開設英文、中文及會計等學習班,藉此培養由中山來港服務的員工,使他們在學識上有所進步,加強日後對公司運作的服務,其後為公司提升不少高級人才。惠愛會相當於慈惠部,組織專責人員和撥出專款照顧貧病員工。其夫人是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創辦人之一,也是先施第一位女售貨員。
經商之餘,馬應彪多有善舉。1915年他捐款救濟兩江水災;天津水災,他任籌賑會主任;他曾是廣州紅十字會主席、在多家醫院任職、熱心教育事業、提倡男女平等、出資興建並擔任多所女子中學的校長。作為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前身)的首任華人校董,他協助當時嶺南大學校長中山人鍾榮光,建設校舍、發展學校,立下功勞。馬應彪還追隨孫中山奔走革命,在赴澳輪渡上,宣傳革命、喚起民眾。辛亥革命後,任廣東都督府庶務長、財政廳總參議、中山模範縣訓政委員兼財務組主任。
民國成立以後,先施百貨在全國不少城市開設分公司。其後更創辦先施人壽公司、先施化妝品公司、先施銀行信託公司,遍及中國各大城市以及倫敦、新加坡、東京各地。可惜1937年當日本侵略中國後,各地業務相繼結束,而馬應彪亦於1944年7月在港逝世,安葬於薄扶林基督教墳場。
其他世界遊蹤文章
難忘的加利波利 蒙福的商人馬應彪 |
2015年3月內容
專題 • 社區迴響 • 天倫樂 • 親子樂 •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佳美腳蹤 • 教會消息 • 生命的旋律 • 藍山集 • 世界遊蹤 • 健康寶鑒 • 美味人生 • 繽紛世界 • 小說精華 • 國際時事 • 生活資訊 • 愛心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