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我們的居所在哪裡?

2020年5月   

柳岸

題記:「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詩篇》九十篇1節

依據2016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在澳洲,每一萬人口中,有50人是無家可歸者。

有時候,走在悉尼街頭,你會偶爾看到,一些無家可歸者躺在路邊,身上蓋著髒兮兮的被子。有的無家可歸者選擇住在天橋底下,估計是為了雨天避免被雨淋濕。

在寒冷的冬天,他們蜷縮在繁華都市的街角,似乎已被世界遺忘。

人的肉身需要一個居所。對於一個正常人而言,最起碼的生活狀態,就是要安居樂業,而其中以安居為先。沒有安居,樂業便成了無意義的瞎忙。或者可以說,樂業不是目的。樂業是給安居提供財務的支持和保障。由此可見,居所(安居的所在)對人的肉身多麼重要。

居所是人得享安息的地方。我們確信,當我們住在穩固居所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是安全的。我們的生活可以不受外界的侵撓。正如先知以賽亞宣講上帝對祂子民的應許時所說:「我的百姓,必住在平安的居所、安穩的住處、平靜的安歇所。」(《以賽亞書》卅二章18節)

顯然,神人摩西(被認為是《詩篇》九十篇作者)非常清楚「居所」對人的重要性。他說:「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將「居所」的時空涵義,從現世的肉身需求,引伸至永恆的靈魂歸宿。「世世代代」,不僅僅指已經過去的世代,更指向將來的世代。緊隨其後,摩西寫道:「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上帝。」由此表明,從亙古到永遠,上帝一直是我們靈魂的居所。

關於這一點,《詩篇》廿三篇6節有類似的敘述:「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作者大衛相信:他在世上的時候,必有上帝的恩惠慈愛相隨;當他離開世界,他的靈魂「且要住在耶和華(上帝)的殿中,直到永遠」。這「耶和華的殿」,便是他靈魂的居所。他要在那裡居住,直到永遠!

耶穌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十四章2-3節)這裡所講的「住處」,與篇首的「居所」,是同樣的意思。

這樣看來,我們在地上的居所固然重要,但我們在地上的日子畢竟有限,這居所最多只是臨時居住的地方。我們今天就要思想: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我們的居所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