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
張仲騏
彌爾頓(John Milton)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是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名著。這部超過一萬行的史詩(Epic Poem),為英語文學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彌爾頓創作《失樂園》的時候,已經完全失明,他用口述的方式,花了九年的時間,才將這部作品完成。彌爾頓的失明,不但沒有影響他的創作,反而使他的心靈更加透徹、想像更加澎湃(彌爾頓逝世後約一世紀,德國出了一位音樂奇才——貝多芬,也是在失聰之後才創作出最有深度並扣人心弦的樂曲)。
取材自《創世記》
《失樂園》的主題取材於《創世記》第三章,人類始祖墮落的故事。彌爾頓用他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文學造詣,描繪撒旦是如何從天庭被打入地獄,又從地獄來到人間,引誘人類始祖違背神、偷吃禁果,以至於被趕出樂園。《失樂園》不等於《聖經》,而是對《創世記》第三章一個藝術性的發揮。在詩的開頭,彌爾頓說他創作的目的,是要「維護永恆天命,向人辯明神的道路(Assert Eternal Providence, and justify the ways of God to men)」。這部作品成功地將《聖經》故事活化在人的腦海裡,可以說是達到了作者的目的。
西方社會在啟蒙運動之後,對《失樂園》的題材逐漸失去興趣。「始祖犯罪」這個概念,經常不被一個現代化、工業化、科技化的社會所接受。雖然如此,《失樂園》與《創世記》三章實際上要處理的,是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問題,就是「罪惡」和「苦難」的來源。
苦罪的來源
「罪惡」和「苦難」無所不在。無論是在社會、家庭,甚至我們自己身上,都能發現它們有形無形的蹤影。打開電視新聞,天災人禍的報導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看看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再看看自己的身旁:婚姻關係、親子關係、手足關係、朋友關係,哪裡沒有眼淚,哪裡找不到罪惡與苦難刻畫的痕跡?這些罪惡跟苦難,有些是別人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有些是我們加諸於別人的。世上有誰不是傷痕累累?哪處不是殘破不堪?正如《聖經》所說:「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羅馬書》八章20-22節)罪惡與苦難從何而來?要如何理解?如何克服?這問題不僅讓歷代哲學家和思想家百思不解,更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吶喊。
哲學的探討
蘇格拉底(Socrates)認為,罪惡的本質是「無知」(Ignorance)。每人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靠著教育、教導,就可以學習行善。柏拉圖(Plato)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主張「人性本惡」,但是靠著意志力,人還是可以抑惡而行善。康德(Kant)認為人的性情是惡的,本質是良善的,人有潛力可以自行發揮善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與康德類似。《三字經》開宗明義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大意是說:人的一開始都是善良的,藉著教育,就可以培養出良好的性情。然而,《三字經》卻沒有說明,如果人性本善的話,為何還需要教育培養性情?是什麼因素導致人性的敗壞?
五百年之後,法國哲學家盧梭(Rousseau)把「人性本善」的論點推到極致。他主張,如果人性本善的話,那麼人不但不需要教育,甚至不應當有教育,因為任何外來的教育都會敗壞良善的人性。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沒有教育。只有完全脫離束縛、除去一切外來的影響,才能維持人性的良善。歷史證明盧梭的觀點最不合理,因為他為了避免教育,把他的五位孩子都送進了孤兒院。他的觀點甚至促成了聲名狼藉的「恐怖統治」(Reign of Terror)。
除了盧梭之外,每一位思想家都承認有「惡」的存在,無論是來自人的本質,還是來自人的性情。他們也主張有抑制惡的必要,要麼利用教育,要麼利用人的意志。無奈的是,世上的惡不但從來沒有被抑制住,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這是因為當人們在思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考量到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神——我們的創造主。
要明白世上的罪惡與苦難,必須要回到《創世記》第三章,「失樂園」的故事。《聖經》告訴我們,罪惡與苦難來自人的墮落,而造成人墮落的有三個因素:第一是分別善惡樹,第二是人的情慾,第三是撒旦。當這三個因素撞在一起的時候,人選擇了違背神的聖言,造成與神的關係決裂。從這三個因素,我們可以觀察到為何世上的苦難與人的墮落有關:
•分別善惡樹
《創世記》二章16-17節提到神在伊甸園裡擺了各樣的樹,人可以吃「各樣樹上」的果子,除了一棵樹之外,就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本身沒有特別之處,唯一不同的地方,只是神吩咐過「不能吃」!
「分別善惡」,指的不是人在吃之前不懂分別善惡。人分別善惡,應當是以神的話作為基準點,因為人是被造的,人不是自有永有、自我永存的。人有依賴性;人離開了神,就沒有分別善惡的能力和權柄。所以當人違背神的旨意,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時,實際上是為了自主權(Autonomy)而離開了神。人要以「自己」作為分別善惡的最高標準的時候,就等於選擇離開了萬有之源,萬福之本的神——我們的主。
•人的情慾
神在造人的時候,賜給了人有情慾(Desire),並且神要以自己填滿這情慾。如同奧古斯丁說:「神啊,祢造了我們,我們的心不得安息,直到我們安息在祢裡面。」人的情慾所屬,也就是人心所愛、所敬拜的對象,應當是創造主——神自己。如同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們的神。」(《馬可福音》十二章30節)因此,當夏娃「見那棵樹的果子好做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創世記》三章6節),她是把她心所屬的對象,從創造主的身上,轉移到了被造物的身上。這是偶像崇拜(Idolatry),不但不能滿足靈魂的需要,更是神所憎惡的。
•撒旦的誘惑
撒旦,又稱魔鬼,最大的伎倆是說謊、扭曲神的話。耶穌說:魔鬼「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八章44節)《創世記》三章描述撒旦取了蛇的形象去引誘夏娃。他跟夏娃說的話全是似是而非的謊言,他扭曲了神的美意、掩蓋了神的恩惠、抹黑了神的智慧。因著這些謊言,夏娃開始質疑神的美善,更近一步吃了禁果,成為罪惡的俘虜。
亞當、夏娃吃禁果,違背神,造成了他們以及他們之後的世世代代與神隔絕、甚至與神為敵。人離開生命源頭的必然結果,就是乾涸、苦難與死亡。不僅如此,亞當、夏娃的行為是「犯罪」。「罪」這個字是法律用語。現在很多人喜歡拿「軟弱」、「破碎」,來代替「罪」這個字,感覺比較委婉,但是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人不僅是軟弱破碎,更是冒犯、侵犯了神和神的律法。這是「得罪」了神。
信者得永生
雖然人在神面前犯了罪、虧負了神無比的慈愛和恩惠,但是神是充滿恩典和憐憫的神。在人墮落之後,神馬上預言將來有一位救贖主,要翻轉撒旦給人帶來的苦境:「女人的後裔(單數)要傷蛇的頭,而蛇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三章15節)到了新約時代,我們發現這位後裔就是耶穌基督,是神的獨生子,被差遣來到世上,為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如今那些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就得權柄作神的兒女(參《約翰福音》一章12節),重得樂園的榮耀。
要明白世上的罪惡與苦難,必須回到《創世記》三章。要脫去世上的罪惡和苦難,必須相信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相信祂的死與復活,已經扭轉了人類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