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美腳蹤: 野地盛開明亮的花

2018年11月
文字:南丘
照片:南丘/信盛

欣賞鄭信盛大哥演唱敬拜讚美詩,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
他不僅嗓音洪亮、音調高亢,激情飽滿,能用多種語言演唱古今中外眾多的歌曲,在分享見證或發表感言的時候,他還常常語氣詼諧、言談幽默,總能讓人在歡聲笑語中,領受主耶穌的大愛。此外,他在樂器方面的造詣也非同一般,彈吉他、彈鋼琴、吹薩克管、打木箱鼓等等,大都是自彈自唱,可謂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不過,每當他面對台下熱情的鼓掌,四周人群喜悅的笑臉,真不知他內心是怎樣的感受。因為,我們看得見的一切,他都看不見!
然而,雙目失明攔不住他,帶著一顆熾熱的心,在台灣城鄉穿街走巷,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唱,為的是要將他看得見的一切,帶給那些仍被陰暗、愁苦、怨恨和絕望遮蔽眼光的人們。

困苦山鄉出了一位盲人
鄭信盛是台灣原住民,出生在偏遠山地,卑南族龍過脈部落一個很傳統、很普通也很貧困的家庭裡。爸爸媽媽和部落絕大部分長輩一樣,沉迷於酗酒,過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懶散而無聊的生活。因而,部落裡生活條件、衛生狀況,以及教育程度的發展都比較落後,耶穌的福音也幾乎找不到傳揚的契機。
信盛的童年就是在泥沙裡摸爬滾打,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近乎原始的生存環境下度過。由於他先天弱視,加上生活條件不良,十歲那年,因為營養和醫治都不夠,他的眼疾越發惡化,最終導致全盲,陷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暗世界裡。對於一個孩子,要承受一輩子無法擺脫的殘酷現實,內心會有多少恐懼和徬徨?
信盛的媽媽感到無能為力,但為了兒子未來能有獨立自主的人生,還是忍住離別之痛,將兒子送出山地,送到台北一所啟明盲校去學習。誰能想到,媽媽這一送,就將信盛送入耶穌慈愛的手中,神(上帝)就為他開啟心靈上的那一雙眼睛。

他是一株野地裡的花
《野地裡的花》,是鄭信盛學會的第一首讚美詩,也是他第一次看到福音之光,那種甘美,那股力量,使他挺起腰桿,如同陽光下那朵綻放的小黃花。
神的計劃往往出人意表,神的救贖也無法抗拒。信主耶穌後的信盛,雖然有了盼望和喜樂在內心,不過,對於人生的前路該怎麼走,還是沒有明確目標。他和其他盲人一樣,學琴,學音樂,學按摩,學習生活的技能,只是不知道神對他賦有更大更美好的使命。
一天,盲校裡來了一隊盲人樂隊,他們是屬於「伊甸福利基金會」的盲人四重唱組合。當他們唱出《聖經・箴言》第十七篇22節那段歌詞:「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信盛的心被深深打動了,他終於明白做一朵野地裡的花,並不僅僅局限於自己能看到光明,內心充滿喜樂,更重要的是,自己還要盛放,用恩典之美去改變環境,去影響季節。
隨後,信盛也加入了伊甸福利基金會新成立的樂團,開始用音樂服事神,將讚美歌聲四處傳揚。

堅貞之花不凋謝
在伊甸樂隊服事期間,信盛也到了青春期。這時候,有位名字叫美枝的生活助理,來到樂隊做盲人的帶領。她那雙牽引的手,讓信盛感到特別溫暖。於是,信盛就不斷找藉口,尋求美枝的幫助。當時,美枝才只有二十三歲,根本沒把盲人當作心目中的理想人選,但神卻願意成全信盛的追求。一次,信盛借口演出需要照片,就讓美枝幫他拍幾張肖像照。其中經歷多少陰差陽錯且不提了,好不容易拍完之後,美枝才發現,相機裡根本沒有膠片,不得已,只好去買膠卷,重新來一遍,使得信盛又多一個機會接觸她。有一天,信盛終於大膽地將美枝的手緊緊地握住,也不知對方當時有沒有害羞得滿臉通紅,不過,他們確信,自己真的愛上對方了!
美枝是位漂亮的姑娘,俊俏的圓圓臉上,閃著一對明亮的眼睛,加上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從世俗的眼光看,信盛怎麼都配不起她。由於美枝爸爸媽媽非常堅決地反對這門婚事,他倆不得不以「恒久忍耐」來堅守,使堅貞之花不致凋謝。
最大考驗是,在他們交往密切的時候,美枝被調離到別的城市工作,迫使他們無法相聚。那是一段非常難熬的日子,信盛回憶起來,也難掩唏噓:「要不是有信仰,我覺得肯定是要散的了。」因為愛主的緣故,主就賜福給這對患難情侶。就憑著這股子韌勁,雙方每天在電話裡一起讚美,互訴衷腸,彼此間反而更加確定了關係。
美枝父母出於現實諸多憂慮,拒絕女兒嫁給一個窮盲人,說真的也是世俗觀念中的人之常情。就這樣一直請求、拒絕;再請求、再拒絕,信盛的婚事拖了九年之久。直到雙方都過了三十歲,都不願再拖下去了。於是,信盛請求教會的牧師為他出面做最後的努力。大家在出發前,圍在一起向神禱告祈求,然後,情緒飽滿地敲響了美枝的家門。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一次,在兩位牧師協助下,終於談成了。信盛如願以償地娶得美人歸,結束九年之久的愛情長跑,堅忍之花在眾親友祝福聲中綻放繽紛色彩,笑傲春風。

從藝術和孩童入手回饋部落
服事時間久了,參與社區活動多了,鄭信盛也從初出茅廬的盲人小弟,變成小有名氣的音樂大哥。他日夜掛念的家鄉,偏遠山地需要改變的願望,也到付諸實現的時候了。信盛不斷為此事禱告,神給他的異象說:「我凡事給你們做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二十章35節)神又啟示他:「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使徒行傳》二十章24節)
有神的使命在心頭,有神的光照在眼前,信盛大哥鼓起勇氣,成立「葡萄園關懷協會」,通過音樂、繪畫等藝術教學手段,把神的愛與福音帶給山地的孩子們,培養他們在有愛的關懷下成長,並且找到每個人不同的恩賜與技能,使他們在有信仰的人生道路上,活出自信和豐盛的生命。
如今,葡萄園事工不僅在龍過脈部落開展,還拓展到更多山鄉部落。當年,看似針插不進的被落後思想和生活習俗籠罩的原住民的陰暗茅屋,就這樣終於被一位盲人打開了明亮的大門。
過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偏遠山鄉只有溪流聲音是清澈的,而今天到處都響起孩童讚美的歌聲。信盛大哥走在熟悉的道路上,嗅到野花的香味已經不一樣,恩典的陽光特別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