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思考: 閱讀為我接受救恩做了準備

2018年4月
洪丕柱

我從小酷愛閱讀。八、九歲時就讀完了《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水滸》、《薛仁貴征東》等著作,還有《隋唐演義》、《楊家將》和武俠小說《七俠五義》等,都是男孩愛看的書。當然,那時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字,可說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但還是講得出主要情節的。

興趣轉換
稍大些後就對這些書不感興趣了,轉向科學、歷史、地理、天文、文學、哲學等。對地理、天文的興趣,是我初中的許老師、江老師引導的。他們不照本宣科,而是注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興趣培養。江老師講哥倫布、麥哲倫的探險,發現新大陸、繞過好望角,還有環球航行。出於興趣,我閱讀了相關書籍,還繪製了很多地圖,母親對我繪製的地圖的精確性感到驚奇。
許老師組織了天文興趣小組。他有架自製天文望遠鏡,暑假晚上請我們到他家的陽台上,用望遠鏡看行星、恆星、星座、銀河和星雲等,給我們講天文知識、認識星座,還有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激起了我對天文學的興趣,閱讀了很多有關書籍。除了從學校圖書館借書看,我還經常去附近公共圖書館看書和科學雜誌。我對雜誌裡介紹的未解之謎,包括復活島、英國的巨石陣極感興趣,常常看到很晚回家。另外一個我經常去看書的地方,是離家不遠的一家私人舊書店,星期天和假日我常站在那裡看書,一站幾小時。老闆脾氣非常好,不買書不要緊,隨你看多久。

接觸《聖經》
為了提高我的英文水平,父親送我去幾位私人老師那裡學英語,其中一位是基督徒。他們教我歐洲和英國文學、近代史等知識,包括路德的宗教改革、克倫威爾的革命和英國的清教及清教徒如何去了美國,還有美國革命等。在他們指導下,我閱讀了一些英文版文學著作,比如17世紀偉大英國詩人彌爾頓的長詩——《失樂園》和《得樂園》的片段,從中我接觸到了創世、伊甸園、亞當和夏娃、魔鬼撒旦、分辨善惡的樹、參孫、魔鬼對耶穌的誘惑和耶穌如何打敗魔鬼等等。
課餘有時我作父親的翻譯助手,亦有機會看了一些法文版的歐洲文史哲方面的書,其中有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時代的大思想家等的著作,及這些哲學著作中有關於人類認識起源的辯論。很多歐洲哲學家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當時無神論、自然神論和有神論間的辯論非常激烈。閱讀這些著作,也使我熟悉了《聖經》裡的一些內容,從創世、原罪、出埃及、渡紅海、應許的流奶和蜜之地、宿營地、約旦河、約書亞、約櫃到耶穌出生和受難。

神的設計
這些書對我的思想有很大影響。比如從《博物知識》中我接觸了達爾文的理論,其中有比較脊椎動物的胚胎,包括人的胚胎:它們剛開始都非常相似,慢慢才顯出變化,以此來解釋進化。起初我也非常相信,但是當時就有人質疑,猿同人之間找不到中間的鏈接,我也對此存疑。多少年過去,科學更發達了,這個鏈接仍沒有找到!
因對天文的興趣,我閱讀了很多有關太陽系和行星形成的理論和書籍,也接觸到了牛頓的第一推動力的假設,因為他無法解釋行星繞太陽轉是如何開始的。在這些書裡,有人認為地球只是一顆很普通的行星,人類的產生也只是偶然現象;他們預言:宇宙中應該還存在很多類似於太陽系的星系和地球的行星,所以一定有類似於人類的高級動物(即外星人)。但不知為何,我相信地球是個非常特殊的星球,因為它所有的條件,好像是為人類生存專門設計的,哪怕離太陽近一點或遠一點都不行,太奇妙了!現在看來,這個信念大概是神放進我的頭腦的。
後來我讀《聖經》,讀到神(上帝)對人的愛,更相信人類的產生絕非偶然,而是神精密、有目的和專門設計的創造物,因為任何偶然,都無法產生這樣複雜的產品。60年過去了,雖然有霍金這樣著名物理學家的觀點、雖然射電望遠鏡已非常強大,可是任天文學家如何努力,至今仍未發現外星人和類地星球,亦無法證明所謂的UFO是外星人發射的。

藝術書籍
父親對藝術的愛好,不限於歐洲藝術,也涉及國畫和書法。這個愛好也影響著我們幾個兄弟。我哥哥比較偏愛中國藝術,外文較好的我偏向於西方藝術,因為我能夠閱讀這些書籍,弟弟介於兩者之間。從閱讀這些藝術書籍中,我接觸了文藝復興時代前後很多大師的作品,從達芬奇、拉斐爾到米開朗琪羅(他的名字就有天使的意思)。同中國繪畫大師主題限於山水鳥蟲花卉不同的是,文藝復興時代的西方大師的不朽作品,都是以《聖經》故事為主題的:創世、伊甸園、蛇的誘惑、出埃及、耶穌降生、最後的晚餐、耶穌受難和被釘、被放下十字架、升天等等。這些畫作看上去非常震撼人心。閱讀這個時期的西方繪畫史,使我熟悉了耶穌和很多《聖經》故事。
不能說是閱讀使我信了主,但閱讀使我熟悉了西方文化和《聖經》,較順利地靠近了主,因為對祂不陌生了,這為我接受救恩做了某種準備,這是何等奇妙的事。我曾是個驕傲的人,在克服了認罪困難之後,我接受了耶穌為我的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