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一位患者的親身經歷

2018年4月
王棟

對於精神病患者,人們大概有兩種反應:一種是避而遠之,恐怕對方有攻擊性行為,令自己受傷害;另一種是以平常心對待,知道對方只是一個帶病者,性緒有些波動而已。兩種不同反應,會給帶病者截然不同的感受。我本人也是個帶病者,故此,可從自己的角度與大家分享我的經歷。

自我掙扎
我從事服務性行業,工作時間長。有些工作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並且要達到顧客的要求。大量的工作,使我時常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長期下來,得了偏頭痛。最痛時,一定要躺下,還要躲在黑屋裡;更厲害時還會嘔吐。幾年過去,我的病情更嚴重了:半夜精神奕奕,白天昏昏沉沉,不能集中精神工作;有時在工作截止日期的壓力下,會呼吸困難、天旋地轉,完全失去工作能力。
去醫院看急症,確認不是心臟病後,回家睡得天昏地暗,第二天又回到繁忙的生活中。如此下來,很多活動被迫中止或完全放棄。後來醫生建議我去見精神科醫生,但我不能接受我有精神病!在我還小的時候,的確見過鄰居一個帶病的文弱書生,他能搬起有衣物的樟木櫳;也見過語無倫次的教授。我沒有什麼瘋瘋癲癲的表現,心裡很掙扎,向神求問:這是真的嗎?

開始吃藥
上帝賜下一位從香港來澳洲的社工與我會面。她是教會的姊妹,分析了我的情況,建議我要找專科醫生評詁我的狀態。醫生說:「是的,已有一段日子了。」我感覺很意外!我不但參加聚會也參與許多教會事工,難道基督徒也會有精神病?
醫生很耐心地解釋:「你可知道牧師也會得癌症,也會死亡。上帝並沒有應允基督徒可以幸免生老病死。精神病也是病,只是不同形式的病罷了。」我願意接受他的解釋:精神病是醫學名詞,而抑鬱症、過度緊張、焦慮症等,被統稱為情緒病,是信息的傳遞介質有所不足而引起的,可以通過藥物的調理和補充得醫治。
我開始吃藥。與此同時,從香港來的這位姊妹留下來,無償地針對我的情況進行心理輔導,這樣裡應外合,幫助我走過初期的三年。我在情緒低落時,會覺得完成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是一個艱辛的任務。因睡眠不好,工作能力大不如前,如此惡性循環,每天都不知道是否還有明天?

唱詩禱告
可幸的是,我已認識了那位掌管人類生命的上帝。我留下教會短詩的歌詞,帶著淚在家放聲地唱,又通過默想神的話語,幫助自己能安靜思緒。「耶和華啊!求你恩待我,因為我軟弱;耶和華啊,求你醫治我,因為我的骨頭發抖;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耶和華必接納我的禱告。」
我禱告說:「主啊!祢明白我的身體狀況和今日光景。雖然我的腳步迷失、絕望,但我深信祢必救拔我,祢的大愛必賜我安穩,祢必以祢的方式、時間幫助我,安慰我。祢應允過壓傷的盧葦,祢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祢不吹滅。祢讓我要休息,因為祢是神!」
藥物穩定我的情緒後,我開始心理輔導,幫助我從認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態度開始,改變思考的方式:1、我必須改變我的完美主義工作態度來減輕工作壓力;2、改變過分「充實」的生活習慣,以免虛耗體力;3、每天都做些自己喜歡的運動、增加快樂荷爾蒙的釋放,對抗負面情緒。經過長期的藥物和心理輔導,我的病情都在不斷地改進和康復中。
藉此機會,我要和病者的家人、朋友說:當你發現身邊的人情緒不穩時,要及時尋求醫學上的幫助,用正確的態度去接受有病的事實;並且不必太過擔憂,要認清這病是可以醫治的。讓病人不僅透過藥物,同時尋找專業的心理輔導,使病情得以好轉,更重要的是,要禱告仰望神,在神沒有難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