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
文/李道宏
圖/Ines Lee
那天,我們三對夫妻聊天,談起一個共同的朋友,近來一直拉人加入他的直銷。
「我很驚訝他竟然會來找我,因為他曾經向我借過錢。」與我同齡的男性友人一直搖頭。
「去年,他說家裡有長輩要開刀;我們雖然不算深交,但也不是普通朋友……」他的語氣滿是為難。
「他要借二千美元,我就給了他。」朋友接著說,他的妻子在旁點頭。
「你贊成嗎?」我的妻子問他的妻子。
「她心軟,何況大家都認識,老家也在同樣的地方。」朋友替他妻子回答。
「幾個月前,他邀我見面,我以為他要還錢,想不到他又要借錢!他說最近手頭緊,要付汽車保險、房租等,那次我就拒絕了,但他立刻變了臉色說我不夠朋友、不信任他。我狠心告訴他我樂意救急,但是不能救貧。」朋友一口氣說了好多。
「那……那兩千?」我問。
「雖然他簽了名字,答應幾個月內一定歸還,還堅持要給利息,但我當初借給他的時候,就沒打算要收回來。」他搖著頭。
「他現在絕口不提還錢的事,竟然還要我參加他的直銷。我告訴他我的積蓄不多,對銷售實在沒興趣。算我學了一次乖!」朋友苦笑。
「談錢傷感情」,朋友開口借錢時,友誼很可能因此產生許多複雜變化。無論借或不借,都必定引起一連串的後續狀況。當事人要考慮友誼的深度、彼此的信任程度、對方的信譽與為人、自己的經濟能否承擔等等;若是已婚者,更要尊重配偶的看法。「只是見人有難又豈能不伸援手?何況是朋友!我也剛剛學了個功課。」另一位太太開口。
「不瞞你們說,我的一個朋友幾個月前不停打電話找我,說她母親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講了幾天之後,我告訴她,我替她在旅行社預付了一張來回機票,讓她可以馬上回家鄉去探望她的母親。」她的慷慨與體貼讓我們投射出佩服的眼光。
「你知道這事嗎?」我們問她身旁的丈夫,他只微笑聳聳肩。
「過了幾天,我聽到另一個朋友也給了她一筆錢,讓她回家看母親。她竟然沒有告訴對方她已經有機票了。」朋友接著說。
「多多益善,這也不能怪她吧?」另一位太太說了句挖苦話。
「最近,她又向我借錢,說女兒的車子壞了,又埋怨這個、抱怨那個……我心裡好不舒服,忍不住勸告她,她不是沒有收入,實在需要學習理財。」她嘆息。
「她生氣說我不體諒她的處境,說我的車子是好車,不需要太多維修,體會不出她的困窘等等,反正意思就是怪我吝嗇。最近也沒有再聯絡我了。」她感慨地回答。
「下一次,如果還有朋友要借錢?你們會怎麼處理?」我妻子突然對大家丟出這個問題。
「借錢給朋友,一定要有收不回來的準備,而且是永遠收不回來。」第一位男性友人感嘆著。
「我不一定贊成這樣的說法,但是,我會更謹慎,尤其是數目大的時候,或許我會只借給他一部分。借錢給朋友,不能期望人家會感激你一輩子。再好的朋友,一牽涉到借錢,借或不借都有失去友情的可能。」那位女性友人嘆著氣。
回家的路上,妻子和我談論當晚的對話。
「她實在有愛心,給朋友買來回機票回家鄉探望老母親!她信了耶穌之後,真的改變了。」妻子說,我點頭贊同。
「借錢的人若不願意接受別人好心的建議,我們也不能批評,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妻繼續說著她的想法。
雖然,金錢問題確實比較敏感,但好朋友有困難時,適時伸出援手,這就是朋友最難能可貴的地方,《聖經》也鼓勵我們:「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言》十九章17節)但另一方面,當我們開口向朋友借錢時,也要先想清楚,會不會造成對方的困擾。
其他天倫樂文章
(銀髮歲月) 一等公民 (吾家的八寶飯) 借錢 |
2016年3月內容
專題 • 天倫樂 • 親子樂 • 生命線 • 佳美腳蹤 • 生命的旋律 • 藍山集 • 健康寶庫 • 美味人生 • 小說精華 • 國際時事 • 生活資訊 • 愛心匯點 • 世界遊蹤 • 教會消息 • 繽紛世界 • 鹽光之窗 • 社區迴響 • 智慧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