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從兒女身上看見神的祝福

2015年7月
文/楊鴻鈞

結婚25 週年留影

結婚25 週年留影

趁著細胞小組的聚會,與小組的幾個家庭,一起慶祝我們夫妻倆結婚25週年。我把我們夫妻和兩個孩子的合影放到網上,加了一句圖說,叫「看得見的祝福」。

女兒二十勤服事

20年前,女兒還是抱在懷裡的嬰孩,而今她已讀大三,在教會裡帶領兒童主日學。她管自己教的那些小孩叫My children(我的孩子們),雖然她大他(她)們不過十來歲而已。今年三、四月間,她去悉尼南邊的一家康復醫院實習,要在那裡住七個星期。「我要七個星期看不到我的孩子們啊!」她這樣嘆道。

除了在教會裡服事,我看她平時比我還忙,這個晚上去裝備訓練,那個晚上去TAG(週四成人組),又一個晚上去學生團契組織。女兒這些年課餘花在信仰事務上的時間,遠超過她學校的課業。對此我倒沒有太多的擔心,因為按著她為神國所發的熱心,以後無論學什麼專業,都不是求富貴,乃是用來事奉神(上帝)、服事人。

十年級起上講台

兒子今年十一年級,性格比較內向,但待人溫和,從不對人說嚴厲的話,因而在同學中頗有人緣。從小學到現今,他沒有與人吵過架;也不會對人說長道短,我迄今未曾聽過他講別人的不是。

一次,游泳館停車場的閘門不動,我就撳了對講的按鈕,「What happened?(發生什麼事了)」我衝著控制室的職員問。「Daddy,you should say’excuseme’first.(爸爸,你要先說勞駕)」兒子說。顯然,他看出剛才爸爸與對方說話的方式不大適宜。通常,他講出自己想法的時候,語氣是平緩的,使你很容易接受他的糾正,並且不會覺得受到冒犯。

他所就讀的學校,是本州最有名的中學。許多父母以孩子能進入該校為極大的榮耀,我們夫妻多少也沾染了一些虛榮,但兒子卻從不誇口,他也不認為自己有過人之處。從十年級開始,他已成為該校基督徒團契(ISCF)的領袖成員之一。

從小熟讀神話語

我常跟朋友講,在澳洲,父母說話是沒什麼權威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同意你的觀點,他們會毫無保留地與你爭辯。孩子不一定要聽我們的話,但《聖經》的話他們一定要聽。我們人說的話,總比不上《聖經》,而且他們也會分辨,我們所說的,若是符合神心意的話,他們就會聽。

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從幼兒起就有圖畫《聖經》,兒童有主日學,青年有團契。他們熱愛去團契,連生病都不缺席。他們的人生觀,包括如何看待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為什麼要孝敬父母、什麼時候可以約會等等,多數是在青年團契上建立起來的。

兒子每晚睡前必要讀一會兒《聖經》,這是他自小養成的習慣。他能夠在十年級的年齡站在講台上,面對著數十甚至上百的同學講道,就是從小讀《聖經》的累積。身為父母當盡責兩個孩子能夠如此成長,我只能說,這全是神的莫大恩典,當然我們作父母的,也有當盡的責任。

‧禱告

在禱告裡,我們就知道孩子的心如何。如果你還不是基督徒,不曉得如何禱告,盼望你尋找就近的教會,或者與本報聯絡,讓我們幫你找。

‧鼓勵

孩子的成長,不可缺少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聖經》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六章4節)不造就孩子的話,一句都不要說。要讓孩子知道,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爸爸媽媽都會和他們一起面對。不要吝嗇稱讚和鼓勵。孩子的潛能和向上的動力,很多時候是鼓勵出來的。

‧聆聽

有些父母習慣了指點,當孩子說起外面的事情,還沒說完,很快就發表意見,你應該這樣那樣,結果使開始的談話嘎然而止;更不好的情形是,孩子以後有什麽事也不再告訴你。因此,我們要祈求神給我們智慧,能以「快快地聽,慢慢地說」(《雅各書》一章19節),情願問孩子:「你覺得怎樣?」、「《聖經》中有沒有一些教導會給我們更好的指引?」這樣既能更多了解孩子的思想,還能引導孩子用《聖經》的原則看待事物。

‧陪孩子玩

我常常對年輕的父母說:趁著孩子還可以抱的時候,多抱抱孩子。到他們長成牛高馬大了,那時你想抱也抱不了了。陪孩子玩也一樣,孩子還小的時候,你就多帶他們玩。等他們長大了,他們就找同學朋友去玩了。多抱孩子,多陪孩子玩,使孩子從小知道父母的愛,也知道這愛是從神而來。這樣的認知,必使他們終生受用。

「兒女是耶和華(神)所賜的產業」(《詩篇》一二七篇3節),是神給我們看得見的祝福。我們的責任,不僅是將兒女撫養成人,完成學業,更重要的是要把他們領到神面前,讓神使用,榮神益人!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基督教信仰與孩子
冀望養育敬虔兒女
失而復得的孩子
從兒女身上看見神的祝福
親子教育網絡談

2015年7月內容

專題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生命的旋律藍山集健康寶鑒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社區迴響人在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