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
文/賴顯光
認識陳恆平(John Tan),是在新南威爾斯宣教網絡(Missions Inter link NSW)舉辦的宣教營(Reach Out Conference),當時他剛20出頭。
恆平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基督教家庭,每禮拜天跟家人上教堂、參加主日學。他聽過許多《聖經》故事,甚至在《聖經》問答大賽中勇奪冠軍,但他並沒有把耶穌放在心裡。直到他15歲的一個晚上,當傳道人問他是否清楚所信的,他開始思考為何相信、信些什麼?
經過一番思索和探求,他相信耶穌是真實的、深信《聖經》是真理、承認人的不完全。因此,他接受耶穌基督做他個人的救主,他的生活也因而改變過來。以下是恆平的自述:
學習分享福音
「成為基督徒不久,我就很想與其他朋友分享我的信仰。在這個世界,有很多人比我更懂得思考,但他們為什麼沒考慮相信耶穌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傳達的問題,很多人不上教堂,看到教堂就望而生畏,他們害怕傳統講道方式。因此,我們得把福音帶出教堂外,讓不上教堂的人也能聽聞福音。」
「我從基督徒朋友那學了印刷、表演、魔術喻道、攝影、影音以及電影製作等,想用不同的方式去傳福音。我在大學主修物理和電腦科學,想尋求合適的傳達方法,去分享耶穌的好消息。我不單在學校練習,也經常在教堂和街道上如此練習。」
「在悉尼每年舉辦的宣教營中,我接觸到不同文化和語言;我了解在不同文化中,與別人分享耶穌的愛是很難的,我為這困難和挑戰懇切祈禱。後來我繼續參加了幾次宣教營,最終被說服要作出嘗試。」
首次探訪宣教
「1990年,我踏出了第一步,首次參加一個探訪宣教旅程。我們的團隊共有四男四女,到印尼爪哇的一個偏遠村莊待了一個月。我們學習爪哇語和他們的文化,讓爪哇人認識基督徒是友善的。村裡的牧師和宣教士嘗試在村裡舉辦《聖經》培訓中心,他們會跟進我們的工作。」
「我以前在高中的時候學過印尼語,但考試成績不太好。然而兩個星期後,上帝給了我足夠的語言能力,能夠理解印尼語,甚至成為了團隊的翻譯員。後來村民也不教我印尼語了,因為他們認為我的印尼語已經很好了,反而教我爪哇語。」「有一次,我們的團隊在村裡的小餐館吃午飯,一些村民好奇地來跟我們聊天。他們想知道為什麼外國人會來到這麼偏遠的村落,而不去平常旅遊的景點。我們解釋說,我們想認識他們。他們聽後,也想知道我們從哪裡來,在這裡幹什麼,也想認識我們所相信的上帝。這真是令人興奮的話題!」
「又有一次,一位村民請我幫他修收音機。我只有一點點物理學的知識,也不知道我當時做了些什麼,就好像上帝在指導我一樣,奇蹟般地修好了那部收音機。」
「我感謝上帝給了我這一個月的經驗,在跨文化的地方分享愛和服事,但我想我需要更好的裝備。於是,回到澳洲之後隨即申請讀神學。這是在神學院開學前的一星期左右,院方竟接納我這遲來的申請,這又是另外一個奇蹟。我花了幾年時間,白天工作,晚間在牧靈神學院(Morling College)攻讀,完成了神學的課程。」
用所有時間事奉主
「在另一次宣教營上,有一位營友說他也想到海外宣教,但他害怕學習新的語言。我鼓勵他,語言並非真的難學。一位遠東福音廣播(FEBC)的代表,聽到我們的談話後,也加進來和我們一起談。我看了他們的小冊子,知道他們用不同語言向不同國家廣播福音。」
「幾年後,該FEBC代表邀請我去菲律賓,看看當時在那裡進行的工作。我禱告幾個月後,說我願意去。」
「在該年年底,我踏出了第二步,參加了第二次的探訪宣教旅程。我用我的電腦技能,幫助FEBC的電腦部門(當時只是一人部門)。該部門的負責人只會輸數據,因此她很器重我,幫助廣播電台對電腦方面的需求。他們有一個小項目,要將編輯部的數據鏈接樓下的區域辦事處的新聞室,再到其他菲律賓的海島。因這個鏈接的器材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我先來幫助他們做其他瑣碎的工作。例如,印尼語部門的負責人不在時,我就幫忙翻譯新聞和其他雜誌節目。晚上翻譯與白天做電腦工作,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事奉主。」
「此後,我多次前往菲律賓,參與FEBC的宣教旅程。」
後記
「在澳洲完成了神學訓練之後,我辭退了工作,申請成為FEBC的宣教士。我很感恩,在FEBC團隊中結識了我的太太;成為宣教士之前,神讓我成家立室,還有一個女兒;闔家再從菲律賓差往柬埔寨服務。」弟兄姊妹,認識神是何等的福氣,把福音傳給還沒信耶穌的人更是任重道遠。你願意勇敢地踏出一小步,讓神來帶領你完成一大步嗎?
2015年4月內容
專題 • 社區迴響 • 天倫樂 • 親子樂 •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佳美腳蹤 • 教會消息 • 生命的旋律 • 藍山集 • 世界遊蹤 • 健康寶鑒 • 美味人生 • 繽紛世界 • 小說精華 • 國際時事 • 生活資訊 • 愛心匯點 |